孩子害羞并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但如果害羞已經影響了孩子的人際交往,那么家長就應該多加注意了。如何幫助他們學會交際?建議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態,找到解決同題的辦法。
1、常帶孩子出入社交場合
家長帶孩子出人社交場合的時候,要鄭重其事地向對方介紹孩子,也要向孩子介紹對方,讓孩子在這些社交場合和大人享有同等的權利。當孩子這么做了,家長要馬上表揚,而更重要的是表揚必須有技巧有內容,不能用物質加以賄賂或者交換。
2、給孩子足夠的關注
當一個靦腆的小孩開口說話,想要說些什么或提問題的時候,家長要給他足夠的關注,停下手頭的事情,仔細聽,并進一步提問題,引發他進一步的思考。如果他感到自己很重要的話,那么他會在接觸同伴時感到更加自信。
3、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
家長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培養自信,讓他們感覺自己很重要、有能力。這種感覺一且在孩子內心生根,就能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 家長要給孩子獨立做決定、選擇的權利,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養成自主性,等孩子長大,他們能自己決定的事情就更多了,當然家長在孩子做決定的時候可以提供建議和幫助。
4、建立互信關系
有些害羞的孩子可能會不信任別人,因此家長尤其要注意和孩子建立互信關系,持續、誠實、開放都是互信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在與孩子的接觸中對孩子的態度必須是持續的,而不是一朝愛得死去活來,第二天又不聞不問。經常不守信或忽冷忽熱的態度很不可取,家長如果無法守約,必須要向孩子說明情況,而不是以為孩子好忽悠好騙。如果解釋合理,我們可愛的孩子是非常講道理講義氣的,他們會原諒我們的。家長只有相信孩子,孩子才會學會去信任家長,互信是雙方面的。
5、教會孩子有效的溝通方式
教會孩子如何和別人溝通非常重要的,這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家長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教孩子如何正確表達他們的情感(甚至憤怒)。家長要時刻做好準備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有些孩子碰到什么問題,他們往往會找家長,
希望父母能提供建議或幫助,這個時候一定要和孩子產生共情,哪怕實在給不出好的意見,也要靜靜地聽孩子說就行了。
6、不要總幫孩子回答
生活中,一些強勢的媽媽經常幫孩子回答一切問題。這種行為無疑在強調著孩子的害羞。其實,害羞的孩子需要機會讓他們自己去表達,只不過他們北比別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而已。
7、教孩子積極的自言自語
積極的自言自語,顧名思義,就是對自己說些積極的話!孩子越多地暗示自己能行,那么他們就會越來越相信自己真的能行,這種暗示慢慢也會成為他們內心的聲音。例如當孩子想邀請朋友來玩,又不敢去說時,家長就應該教孩子這樣說:“我不害羞,我可以和別人說話,和別人做朋友。”雖然剛開始他們們可能很不習慣這么說,或者根本說不出口,家長不要氣餒,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傳達給孩子。
相關推薦(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長按二維碼報名寒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