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丹秋校長采訪視頻
教育培訓品牌公信力體現在兩個方面:向內看,一個好的培訓機構要有強大的研發、成體系的管理及良好的師訓;向外看要有學生和家長及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
——張丹秋
不忘初心 創造奇跡
從一名傳奇教師到丹秋教育集團總裁,張丹秋始終以一名老師的教育情懷用20年的時間,締造了四川本土深受家長學生信賴的培訓機構—丹秋名師堂。
對于張丹秋來說,相比丹秋教育集團的總裁、名師堂學校校長這些身份,她更喜歡大家稱呼她張老師。
"我們新研發了一套學習方法,我剛跟集團申請今年要帶一個班的學生。"說起學習方法,張丹秋很興奮,20年間她帶領著團隊幫助幾十萬學生優化學習方法,成功走向理想彼岸,其中不乏多個奇跡案例。
從小結緣教育她這一生只做教育一件事
張丹秋出生在一個有七個子女的家庭,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兒,拮據的家境,從小就讓張丹秋學會了如何安排、管理自己的生活,也是這個時候讓她與"教育"結緣。
小時候的張丹秋特別擅于找方法,為了能盡快完成農活,她會組織其他小朋友一起跟她干農活,做農活的時候也一邊給她們講故事,大大提高了農活效率。也正是這時她認識到,如果找到了正確的方法,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然而,張丹秋的教育之路是崎嶇的,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她前前后后花了三年的時間。大學里,張丹秋的校外兼職家教一天可以達到7、8個,有時候天不見亮出去,回來已經天黑了。
為了輔導到更多的學生,她決定跟時間賽跑,于是張丹秋買了一輛電動車,相比于原來的自行車,大大提高了她的騎行效率,增加了她的校外輔導時間。
畢業后,為了實現教育夢,張丹秋毅然放棄高薪就業機會,選擇了教書。"我覺得我的使命就是要從事教育行業的,我此生就是為講臺而生,教育讓我的靈魂有了歸屬感和成就感。"張丹秋說。
潛心研發20年出爐十二大高效學法
在張丹秋的物理課上,她從來不給學生布置作業,但是她的班級每次物理成績排名都是名列前茅。在學校任教時,她曾將一個倒數第一的班級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將班級的物理年紀排名帶到了第一,很多老師家長都不解:為什么張老師從來不布置作業,而學生課后卻最喜歡看物理書,上物理課了呢。
"方法比汗水重要100倍"是張丹秋校長20年如一日堅持的教學觀點,也是丹秋名師堂學校全體教師的教學宗旨。為了喚醒孩子的潛能,張丹秋帶領團隊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創新出了目標預習法、目標聽課法、目標作業法、目標復習法、目標記憶法、知識串線法、知識樹整合法等12大高效學法,以及今年下半年即將出爐的汲取猶太人教育精華的"AB學習法"。
雖然"方法教學"屢創提分奇跡,但在教學上,張丹秋仍不停歇,她認為"光有方法是不夠的,時代在變化,對學生的要求在變,我們也得變。"
為進一步優化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張丹秋校長在完成了13大學科組的構建后又創立了丹秋教育研發中心,由上至下地調動丹秋名師堂1300名專職老師深入研發更適合孩子使用的教材、創造更高效的課堂。
高效學法給“蠢蛋”開了“天窗”
那么到底高效學法有多"傳奇"呢?在張丹秋的教學生涯中,故事不少,業內甚至流傳著她調教出了3名"非天才狀態的物理天才"的傳奇故事。然而,張老師印象最深的,還是當年給一個"蠢蛋"開"天窗"的神奇經歷。
"蠢蛋"出生于單親家庭,成績差到令人驚訝的地步。用他姑姑的話說,"長這么大,就從來沒有開過天窗"。初一時,姑姑無法忍受他的學習成績,將其送到丹秋名師堂,"我記得他第一次來上課時,躲在門后不出來。"張老師騙他說,"你不用怕,今天我們不上課,我給你講故事。"
張老師講的物理小故事,風趣、生動、貼近生活,聽著聽著,"傻蛋"笑了。這時,張老師轉身往外走,"老師,你接著講嘛"!"不講了,再講下去你就聽不懂了"。張老師越是這樣說,"傻蛋"越不肯讓她走。于是,張丹秋巧妙地利用了興趣引導法和孩子的逆反心理,讓這位同學乖乖地進了課堂。
接著張丹秋開始對他進行一對一輔導,并給他不斷制定短期目標。一段時間過去,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名師堂的一次物理測試中,"傻蛋"做出了一道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題!之后又在初二上半學期物理考試中在班上名列前茅。興趣+信心+不懈努力,"傻蛋"開始不斷地在全國物理競賽中拿到大獎。
20年長歌而行,作為丹秋家長學校首席講師、高級心理咨詢師 、蓉城教育培訓界十大風云人物,十一屆四川省政協委員的張丹秋,依然把"100年只做一件事——教育"作為自己矢志不渝的教育理念,"我覺得我和教書是同頻的,我此生就是為講臺而生的,教育讓我的靈魂有了歸屬感和成就感!"教育已經成為她致力一生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