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編跟大家分享了小學語文教材改革,文言文比重大幅增加的消息。國學深入課本,深入教學即意味著孩子的語文學習將面臨更大的難題與壓力,畢竟文言文不僅艱深枯燥更是極少接觸,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學好生澀難懂的文言文,這就是我們今天交流的主題。
言傳身教,從小培養興趣

文言文艱深難懂,很多小學生難以理解,進而抗拒學習文言文。要解決此問題,家長可以從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角度出發。具體做法主要包括親子閱讀和課余興趣閱讀,親子閱讀是開啟孩子對于任何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每天教孩子一些簡單的詩歌,用生動的語言給孩子描述其中的場景,并配上古典音樂,引導孩子共同學習。課后,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強、內容淺顯易懂,內容適合當前孩子年齡段的文言文讓孩子自讀自學,(選擇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效果更好,如《鄭人買履》《揠苗助長》《掩耳盜鈴》)。
掌握語意 讀好文言文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相對于白話文,文言文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且日常生活中所用極少,因此,學習文言文的入門難關就在于【讀通讀順】。文言文的學習需要從整體入手,首先要把全文讀熟練,達到文從字順,朗朗上口,只有在讀的基礎之上才能把握文意,這也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原理。因此,我們學習文言文一定先要讀好,讀通順。其具體朗讀的要求有三點: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長期如此,孩子們終將鍛煉出屬于自己的“語感”,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的綜合能力也會更上一個臺階。
結合注釋 讀懂文言文

9月,“部編書”上線,人教版教材被淘汰
順利完成上面2個步驟后距離讀懂文言文就已經不遠了。在心理不抗拒且讀好、讀通課文的基礎之上,對照課文中的注釋和平時掌握的語言表達特點相結合來理解,自己就可以嘗試弄懂每句話的大概意思了。如果還有一些盲點難點不甚清楚,孩子們也可以同其他同學討論,以討論的形式加深了解,拓寬思路,從而讀懂文言文課文的主要內容。
品國學,讀經典
培養文言文能力
提高語文綜合水平
咨詢熱線:400-0505-468
相關推薦(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丹秋·名師堂學校創建18年來,
匯聚13大學科門派,
800位專職教師濟濟一堂。
18年來,共有37893名學霸從這里走出,
助力16879名學生踏進初中名校...